-
您的位置:
- 網(wǎng)站首頁
- > 物聯(lián)百科
-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
您的位置:
3月8日消息,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142.5萬個,今年有望突破200萬個。不過,基站越來越多,對于三大運營商來說并非都是樂觀的消息,尤其是基層壓力巨大。
5G基站的采購壓力巨大。目前三大運營商都是用自有資金來采購5G基站,并沒有獲得補貼,基站絕大多數(shù)都是由華為、中興通訊(24.900, -0.76, -2.96%)提供,也就是說,采購5G基站的錢都絕大多數(shù)都進了華為、中興通訊的口袋里,三大運營商主要就是給錢的。而僅僅2020年三大運營商對5G網(wǎng)絡的首輪大采購規(guī)模就高達約900億元,2021年的5G投資層面,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計劃5G資本開支總計約1847億元,較2020年增加5.1%。2022年也會與2021年差不多。這么多錢,并非三大運營商想拿就能拿出來的。
5G電費壓力巨大。5G的開支并非僅僅是采購基站那么簡單,5G基站建得越來越多,三大運營商電費就越來越高。保守估計,三大運營商一年需支付165-215億元電費。目前三大運營商每年用電規(guī)模基本維持在全社會用電總量的1%左右,但是,據(jù)預測, 到2026年,5G基站耗電量更將上升至全社會用電量的2.1%。到時候每年三大運營商的電費將暴增。
有人說,三大運營商在給幾類企業(yè)“打工”:一個是華為、中興通訊等通信設備商,一類是兩大電網(wǎng)公司;還有就是各種通信配套企業(yè),比如鐵塔公司。